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comemymusic&book=1
請上 此網 收聽5首音樂
自左往右 給於評分 5.4.3.2.1. 五等級
請問你最喜歡哪一首?為什麼?
e-mail給我
謝謝
學習 快樂 健康 成長 創造。 音樂是人類所擁有的普遍性語言──朗費羅。 藝術家的天職是把人送到深奧的地方──舒曼。 沒有音樂的生活,是個錯誤──尼采。 **各單元音樂聯結欣賞請到YOUTUBE 查:JASONHAI WU
各單元音樂聯結youtube,查:JASONHAI WU
-
我想對於音樂創作軟體又有了一個實驗的機會, 那就是2010中文版的music maker 16 premium, 介面是中文化, 但是學習網還是英文: http://content.magix.net/richmedia/uk/interaktives-tutorial/c...
-
補充教材第 三 單 元 壹、音樂知識 ...
-
第 六 單 元 ( 音樂老師自編補充教材 ) 壹、 音樂知識 常用的音樂術語及符號: 力度術語: f 強, ff 很強 ,fp 強而後弱, marc 明顯加強, mp 中...
-
週次 教學活動 分組負責之指定單元 一 教學活動 交分組名單表 登記作業項目 ( 校歌教唱與非洲鼓 1) PS,任何作業若遇放假需於次週補實施 , 否則該項成績0分 ! ...
-
補充教材第 四 單 元 壹、 音樂知識 升種調: (一)五度相生: 所有 大、小調 都根據這個原理延生出來的。例如以 C 大調為例, C 音上方五度為 G 音, 以 C 大調為模式的上方五度調是 G 大調, #F 音的來源是...
-
補充教材 第五 單 元 壹、音樂知識 降種調: 一、降記號的來源: 以 C 音為起點,往下數五度得 F 音,再檢視是否符合大調全音、半音的音階標準模式,我們發現此調的第四音需降半音,也就是 Fa 要降半音才符合大調結構...
-
第 七 單 元 ( 音樂老師自編補充教材 ) 壹、音樂知識 節奏: (一)節奏( Rhythm ) :為 音樂三大要素之一 ,希臘原意是指流暢的意思,有人解釋成畫線或是型態,如英文中的音節,發音音節也具有一定的節...
-
第 八 單 元 ( 音樂老師自編補充教材 ) 壹、 音樂知識 轉調: 樂曲由一個調,依照某種規則轉到其他調的過程叫做「轉調」,轉調後與本調之上下屬調及其關係小調、本調之關轉調,共計五個調,叫做「近係轉調」,離此種關係的轉調一律叫...
-
第 九 單 元(音樂老師自編補充教材) 壹、 音樂知識 ...
-
第 十 單 元 (音樂老師自編補充教材) 壹、 音樂知識 終止式: 一、定義:樂句或樂段終止之處,以和聲進行作暫時或停止的專有名詞。 ...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北歐珍貴照片 影音之12
北歐, 地球最美的一塊寶地, 2004年有幸一遊30天, 環視當今之大環境,如再想去,旅費已非當年之開銷...現偶覽旅途照片,乃流連忘返,有如人置其境, 決定將她轉成短片, 分享讀者.敬請觀賞...
**********************************************************************************
製片後記:
如果說什麼事情花時間就不去作,或許有蠻多的原因,但沒興趣肯定是第一個原因。所以培養一種興趣顯的更重要,這指的是良好的興趣喔,讓你自己去找吧! 我可沒意見…。
本影片涵蓋要素有:
1. 照片檔
2. 修照片軟體-Photoimpact x3
3. 編輯影片軟體-Sonyvegas7.0
五分鐘不到的影片總共花費5小時而已啦….2008/04/26誌(相不相信由你)
**********************************************************************************
製片後記:
如果說什麼事情花時間就不去作,或許有蠻多的原因,但沒興趣肯定是第一個原因。所以培養一種興趣顯的更重要,這指的是良好的興趣喔,讓你自己去找吧! 我可沒意見…。
本影片涵蓋要素有:
1. 照片檔
2. 修照片軟體-Photoimpact x3
3. 編輯影片軟體-Sonyvegas7.0
五分鐘不到的影片總共花費5小時而已啦….2008/04/26誌(相不相信由你)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成大沙龍音樂會系列 影音之11
據說,帕華洛蒂的父親是一為麵包師,他的歌聲棒極了,比兒子還要好。但是有一點,他不敢在眾人面前唱歌,因為聽說這會要他命的!…唉!.這問題說來話長,世界上除了「天才舞台型」之人,哪一個到台上不緊張的,請看官告訴我,所以囉,常常嘛硬著頭皮走上去(台上),磨練磨練囉,有一點,只要有些想做的做到了,下台之後,好爽,挺有成就感的!因此,回饋機制產生了下ㄧ次想表演的衝動。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堆不怕死的,繼續「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影音範例--「花之語」 影音之10
一、製作動機:讓各位讀者知道,影音製作絕非難事,只要掌握幾個步驟
還蠻容易的;step1:找材料,決定影像檔案內容,step2:找合適的音樂, step3:使用恰當之影音軟體,step4:轉mp4等格式之影音檔。
二、本片製作經過:找題材,定下以「園藝」為題材,取名:「花之語」。音樂找
大提琴慢板—軟體使用sonyvegas7.0—轉成mp4—完工,共需45
分鐘。上傳到網站的時間,依個人電腦配備而定。
三、建議:開始學習以短片 2-3分鐘為佳,先會作,再求精,因為創意不可不從基本來, 之後再創 新。
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解開史特拉底瓦里名琴的密碼了


俄羅斯有一位知名的製琴大師,找到了名琴史特拉底瓦里的秘密,用稀有的材料和高超的手藝,重新打造出新名琴。音樂家們使用俄羅斯製琴大師羅賓諾維奇親手打造的琴,拉出悠揚圓潤的樂音。羅賓諾維奇從十歲就愛上了小提琴,在職業製琴師的生涯中,已經至少製作四百支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他的夢想就是做出和17世紀大師史特拉底瓦里一樣的完美樂器。在圓夢的過程中,羅賓諾維奇從基本構造和材料上研究起。他選擇德國阿爾卑斯山上的木材,並表示,首要關鍵就是打磨的技術,要能打開木材的毛細孔,讓它們成為細微的共鳴箱。第二個關鍵就是接合組裝的技巧,史特拉底瓦里當年用的是愛特納火山出產的琥珀作為連接和拋光,不過這個礦源已經枯竭,所以羅賓諾維奇改用波羅的海琥珀。最後的成品讓音樂家們相當滿意。 羅賓諾維奇已經是俄羅斯首屈一指的製琴師,作品還有來自英國,西班牙甚至南韓,美國的音樂家指名使用,而他一絲不苟,每個細節都不馬虎的製琴態度,就是大師口碑的保證。(取自2008/4/15 公視新聞)
延伸閱讀:
史特拉底瓦里製作的提琴,是有史以來公認最好的提琴,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音色超凡絕倫,迄今無可超越,為什麼他的琴如此非凡?原因在那裡呢?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不斷提出各種說法,試圖解釋其可能原因。而傳說中說史特拉底瓦里製作的提琴時,有天使站在他肩上,給予神助;有人認為史特拉底瓦里取材自古教堂的橫樑,也有人認為他的木材浸過特殊的溶液......。這些說法雖然都是無稽之談,但真正原因始終仍是個奧秘。一百多年來,專家對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秘密爭論不休,科學家苦思不解,努力地探討,產生了「油漆理論」與「木材理論」兩種說法。 ●油漆理論說 1902年英國希爾兄弟在其著作《史特拉底瓦里的一生與工作》中指出,史特拉底瓦里名琴的秘密即在於漆的特殊配方。因為他的琴之結構與木材來源,,經過分解測量,並沒有特殊之處,後人都可以仿造,剩下的就是他的漆料,而他的漆料配方是唯一沒有留下的資料,是個秘密,所以留給後人很多空間去探討,因此就有人認為史特拉底瓦里琴的不凡,就在於他的漆。 但最近五、六十年來的研究卻顯示,漆對於小提琴之振動並無積極的正面影響。物理學家史歇林在1968年的論文指出,上漆對於小提琴面板的振動反而具有負面影響。他認為漆的秘密在於,如何塗以適當又最少的漆料,以得到保護及美觀上的效果。 亦有人發現面漆大部分脫落的史特拉底瓦里琴,其音色亦傑出脫俗,所以面漆好像沒有作用,那麼影響音色的應是底漆;底漆滲入木材不會脫落,影響了木材組織成份。因此1979年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權威沙科尼在他著名的《史特拉底瓦里的秘密》(The Secrete of Stradivaris)一書中說,化學家分析史特拉底瓦里提琴面板的材質,發現面板塗有一層底漆,該底漆含矽及鈣元素,可滲透進琴板裡,填塞木材組織空隙,具有骨化及硬化作用,木材的硬化可促進琴板的振盪,增加振盪靈敏與動能,也就是促進音響的反應。所以史特拉底瓦里的琴板雖薄但堅固,又防水,即使外層面漆脫落,亦無損於提琴音質的優異。他進一步探討,古義大利有在漆裡添加葡萄藤灰燼的作法,而灰燼含矽及鈣,所以猜測漆內的矽及鈣是來自於葡萄藤灰燼。沙科尼見過目前世上所有的史特拉底瓦里的提琴,即大約五百五十支,對其中的三百五十把提琴作過修護,是世上最權威的史特拉底瓦里專家,他的研究應具有相當的可靠性。 此外,英國劍橋大學的化學定家用電子顯微鏡及特殊的x光裝置,分析史特拉底瓦里琴的油漆,也發現面板與油漆之間有一層薄薄的物質,這層物質主要成分是大師生前所住克雷蒙納一地的火山灰。研究人員揣測,大師在製作名琴時,上漆前先塗上一道底漆,火山灰可能是其中一部分。 ●木材材質說 2003年夏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古生物學定家柏克爾(Lloyd Burckle),和田納西大學樹木年輪學家桂西諾梅耶(Henri Grissino-Mayer),在《樹齡學期刊》上發表論文,他們發現史特拉底瓦里生於歐洲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前一年,而「小冰河期」與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音色大有關連。1645年到1715年間是歐洲的「小冰河期」,在這七十年間,太陽上幾乎沒有出現黑子,此時由於太陽的活動力減弱,使得歐陸出現低溫;微弱的日照,減緩暖空氣從大西洋上空飄移至西歐上空的速度,導致往後數十年的濕戍氣候,也使得海拔高的阿爾卑斯山樹木生長緩慢,再加上當地的地質結構、土壤的特質、濕度、坡度等環境,因而長成了更強韌、更堅固的木材,有助於提琴的音質。高密度的木材細胞壁較厚,共鳴能力比細胞壁較薄的木材好很多,音質也較隹。在此歐洲小冰河期的高峰時期,,也是義大利克雷蒙納製琴技巧的黃金時期,他們從阿爾卑斯山精選雲杉來製作提琴的面板,這時期的偉大製琴家如史特拉底瓦里、瓜奈里、瓜達尼尼等人,他們的提琴音質特別優美,迄今無人能及,可能就是小冰河期造就了他們的名琴。--原載於《提琴的秘密》─莊仲平
延伸閱讀:
史特拉底瓦里製作的提琴,是有史以來公認最好的提琴,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音色超凡絕倫,迄今無可超越,為什麼他的琴如此非凡?原因在那裡呢?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不斷提出各種說法,試圖解釋其可能原因。而傳說中說史特拉底瓦里製作的提琴時,有天使站在他肩上,給予神助;有人認為史特拉底瓦里取材自古教堂的橫樑,也有人認為他的木材浸過特殊的溶液......。這些說法雖然都是無稽之談,但真正原因始終仍是個奧秘。一百多年來,專家對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秘密爭論不休,科學家苦思不解,努力地探討,產生了「油漆理論」與「木材理論」兩種說法。 ●油漆理論說 1902年英國希爾兄弟在其著作《史特拉底瓦里的一生與工作》中指出,史特拉底瓦里名琴的秘密即在於漆的特殊配方。因為他的琴之結構與木材來源,,經過分解測量,並沒有特殊之處,後人都可以仿造,剩下的就是他的漆料,而他的漆料配方是唯一沒有留下的資料,是個秘密,所以留給後人很多空間去探討,因此就有人認為史特拉底瓦里琴的不凡,就在於他的漆。 但最近五、六十年來的研究卻顯示,漆對於小提琴之振動並無積極的正面影響。物理學家史歇林在1968年的論文指出,上漆對於小提琴面板的振動反而具有負面影響。他認為漆的秘密在於,如何塗以適當又最少的漆料,以得到保護及美觀上的效果。 亦有人發現面漆大部分脫落的史特拉底瓦里琴,其音色亦傑出脫俗,所以面漆好像沒有作用,那麼影響音色的應是底漆;底漆滲入木材不會脫落,影響了木材組織成份。因此1979年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權威沙科尼在他著名的《史特拉底瓦里的秘密》(The Secrete of Stradivaris)一書中說,化學家分析史特拉底瓦里提琴面板的材質,發現面板塗有一層底漆,該底漆含矽及鈣元素,可滲透進琴板裡,填塞木材組織空隙,具有骨化及硬化作用,木材的硬化可促進琴板的振盪,增加振盪靈敏與動能,也就是促進音響的反應。所以史特拉底瓦里的琴板雖薄但堅固,又防水,即使外層面漆脫落,亦無損於提琴音質的優異。他進一步探討,古義大利有在漆裡添加葡萄藤灰燼的作法,而灰燼含矽及鈣,所以猜測漆內的矽及鈣是來自於葡萄藤灰燼。沙科尼見過目前世上所有的史特拉底瓦里的提琴,即大約五百五十支,對其中的三百五十把提琴作過修護,是世上最權威的史特拉底瓦里專家,他的研究應具有相當的可靠性。 此外,英國劍橋大學的化學定家用電子顯微鏡及特殊的x光裝置,分析史特拉底瓦里琴的油漆,也發現面板與油漆之間有一層薄薄的物質,這層物質主要成分是大師生前所住克雷蒙納一地的火山灰。研究人員揣測,大師在製作名琴時,上漆前先塗上一道底漆,火山灰可能是其中一部分。 ●木材材質說 2003年夏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古生物學定家柏克爾(Lloyd Burckle),和田納西大學樹木年輪學家桂西諾梅耶(Henri Grissino-Mayer),在《樹齡學期刊》上發表論文,他們發現史特拉底瓦里生於歐洲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的前一年,而「小冰河期」與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音色大有關連。1645年到1715年間是歐洲的「小冰河期」,在這七十年間,太陽上幾乎沒有出現黑子,此時由於太陽的活動力減弱,使得歐陸出現低溫;微弱的日照,減緩暖空氣從大西洋上空飄移至西歐上空的速度,導致往後數十年的濕戍氣候,也使得海拔高的阿爾卑斯山樹木生長緩慢,再加上當地的地質結構、土壤的特質、濕度、坡度等環境,因而長成了更強韌、更堅固的木材,有助於提琴的音質。高密度的木材細胞壁較厚,共鳴能力比細胞壁較薄的木材好很多,音質也較隹。在此歐洲小冰河期的高峰時期,,也是義大利克雷蒙納製琴技巧的黃金時期,他們從阿爾卑斯山精選雲杉來製作提琴的面板,這時期的偉大製琴家如史特拉底瓦里、瓜奈里、瓜達尼尼等人,他們的提琴音質特別優美,迄今無人能及,可能就是小冰河期造就了他們的名琴。--原載於《提琴的秘密》─莊仲平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帕華洛帝 神韻之聲 影音欣賞之05
偉大的聲樂家帕華洛帝雖已仙逝, 好聽的音樂卻永留人間...
每次聽到他的聲音 ,就好感動, 但不勝吁噓的是, 他人已離去... 從此世界三大男高音缺了一角...
這張 DVD就是他逝世後的第三天,愐懷大師 ,特地購買來欣賞,
上學期此專輯曾在課堂中播放給同學欣賞, 還記得嗎?
再聽聽看,是不是有如天籟般? 鋼琴伴奏大師亦是超讚喔
每次聽到他的聲音 ,就好感動, 但不勝吁噓的是, 他人已離去... 從此世界三大男高音缺了一角...
這張 DVD就是他逝世後的第三天,愐懷大師 ,特地購買來欣賞,
上學期此專輯曾在課堂中播放給同學欣賞, 還記得嗎?
再聽聽看,是不是有如天籟般? 鋼琴伴奏大師亦是超讚喔
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咖啡沙龍音樂會--豎笛VS.鋼琴
我提了一個音樂會構想,兩個月將她實現
此場音樂會就醬誕生.
首先 音樂會場地在哪兒?
節目準備 <
表演實現--2008/4/18 pm:3.30-5:00 地點:成大奇美叩門咖啡館
節目如下:
「咖啡沙龍音樂會-豎笛vs.鋼琴」
演出者:吳海聰 郭玟萁
節 目 單
一、小品集
1.史塔密茲:羅曼史 演出者:吳海聰(豎笛) 郭玟萁(鋼琴)
C.Stamitz:Roamze
2. 威廉:(1)鄉間小路 (2)華爾滋
R.Vaughan Williams:(1)English folk-song
(2)walzer
3. 朗傑納:漫步森林
Gustave Langenus:In the forest
二、莫扎特:豎笛五重奏(原版為豎笛與弦樂) 演出者:吳海聰(豎笛) 郭玟萁(鋼琴)
W.A.Mozart:Quintetett K.581
Ⅰ Allegro(第一樂章 快板)
Ⅱ Largetto (第二樂章 稍緩板)
Ⅲ Menuetto(第三樂章 小步舞曲)
IV Allegretto con variazioni(第四樂章 小快板及變奏曲)
三、 鋼琴獨奏 演出者:郭玟萁
1. L.Janáček::V mlhàch
楊納傑克:在霧中 1. Andante (行板)
2. Molto adagio (甚慢板)
四、舒曼:羅曼史 演出者:吳海聰(豎笛) 郭玟萁(鋼琴)
Schumann:Romanzen op.94
Nicht Schnell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Einfach,innig (第二樂章 親切的中板)
Nicht Schnell (第三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
五、貝爾曼:序曲與波羅奈舞曲 演出者:吳海聰(豎笛) 郭玟萁(鋼琴)
H.Barmann :Introduction and Poloaise op.25
Allegro agitato(熱情的快板)-- Andante-Polacca(行板-波羅奈舞曲)
此場音樂會就醬誕生.
首先 音樂會場地在哪兒?
節目準備 <
表演實現--2008/4/18 pm:3.30-5:00 地點:成大奇美叩門咖啡館
節目如下:
「咖啡沙龍音樂會-豎笛vs.鋼琴」
演出者:吳海聰 郭玟萁
節 目 單
一、小品集
1.史塔密茲:羅曼史 演出者:吳海聰(豎笛) 郭玟萁(鋼琴)
C.Stamitz:Roamze
2. 威廉:(1)鄉間小路 (2)華爾滋
R.Vaughan Williams:(1)English folk-song
(2)walzer
3. 朗傑納:漫步森林
Gustave Langenus:In the forest
二、莫扎特:豎笛五重奏(原版為豎笛與弦樂) 演出者:吳海聰(豎笛) 郭玟萁(鋼琴)
W.A.Mozart:Quintetett K.581
Ⅰ Allegro(第一樂章 快板)
Ⅱ Largetto (第二樂章 稍緩板)
Ⅲ Menuetto(第三樂章 小步舞曲)
IV Allegretto con variazioni(第四樂章 小快板及變奏曲)
三、 鋼琴獨奏 演出者:郭玟萁
1. L.Janáček::V mlhàch
楊納傑克:在霧中 1. Andante (行板)
2. Molto adagio (甚慢板)
四、舒曼:羅曼史 演出者:吳海聰(豎笛) 郭玟萁(鋼琴)
Schumann:Romanzen op.94
Nicht Schnell (第一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Einfach,innig (第二樂章 親切的中板)
Nicht Schnell (第三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
五、貝爾曼:序曲與波羅奈舞曲 演出者:吳海聰(豎笛) 郭玟萁(鋼琴)
H.Barmann :Introduction and Poloaise op.25
Allegro agitato(熱情的快板)-- Andante-Polacca(行板-波羅奈舞曲)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放牛班的春天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原唱-聖馬克兒童合唱團將首度訪台巡演八個縣市,演唱電影當中的主題曲和插曲;邀訪單位四年前錯失機會,今年是好不容易「專程」請他們來演出。聖馬克兒童合唱團由尼可拉.波特Nicolas Porte於1986年九月所創立。團員約75-80位,主要由10-15歲的兒童所組成,學校設在法國里昂的聖馬克中心。在宗教的洗禮下,聖馬克兒童合唱團的歌聲總是特別的清亮澄淨,散發出少見的純真脫俗特質,非其他兒童合唱團所能比擬。合唱團的成功並非朝夕偶然,而是要歸功於高素質的音樂訓練、以及每個團員對音樂的熱情。小歌手們把學到的各種專業理論技法,透過實際練唱,循序漸進,生動地運用在作品上,自然而豐富的表情,魅力十足。法國聖馬克兒童合唱團全省巡演:四月十八日在新竹市演藝廳,十九日在中壢藝術館,二十一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二十二日在高雄市至德堂,二十三日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二十四日在台中市中山堂,二十五日在彰化員林演藝廳,二十七日在台北縣藝文中心。
資料:中央社 2008-03-26 21:25 vs.年代公司
資料:中央社 2008-03-26 21:25 vs.年代公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