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組單元作業及週進度表:
週次
|
教學活動
|
分組負責之指定單元
|
|
一
|
教學活動 交分組名單表 登記作業項目
(校歌教唱與非洲鼓1)
|
||
二
|
教學活動 交分組名單表 登記作業項目及多元作業面向(舉例)
(校歌教唱)
|
||
三
|
同上
|
||
四
|
完成作業項別登入
探討音樂潛能與作業選項關係
|
第一組Q&A:第一單元
確定分組名單
|
|
五
|
同上
|
同上
|
|
六
|
教學活動(非洲鼓)
|
||
七
|
教學活動 跨界音樂欣賞
|
第二組Q&A:第二單元
完成作業項別確認終止!
|
|
八
|
教學活動(虛擬樂器1)
|
||
九
|
教學活動
學期作業採排(1)
|
||
十
|
學期作業採排(2)
|
第三組Q&A:
第三單元
|
|
十一
|
教學活動學期作業採排(3)
|
||
十二
|
第四組Q&A:第四單元
|
||
十三
|
教學活動(虛擬樂器2)
|
||
十四
|
(第二次期中考)
綜合音樂賞析甲
|
||
十五
|
同上,教學活動 作業指導
|
第五組Q&A:第五單元
|
|
十六
|
期末才藝表演(一)
|
||
十七
|
期末才藝表演(二)
|
||
十八
|
期末才藝表演(三)
|
||
十九
|
綜合音樂賞析乙
(第一次補考)
|
||
廿
|
同上
|
||
廿一
|
期末考
|
||
廿二
|
音樂科 學期作業與成績評量處理細則
一、評量依據:依據學生學業成績登錄辦法實施。
二、評量面向: (一)有認知、情境、技能、音樂同
理心等四面向 (二)美國教學評量專家柯柏勒
(Kibler, R. J.)曾在其一九七四年所出版的「教學目標
與評量」(Objectives for Instruction and Mode of Instruction, GMI),把教學的基本
歷程分為教學目標、學前評估、教學活動、評量等四部分。
理心等四面向 (二)美國教學評量專家柯柏勒
(Kibler, R. J.)曾在其一九七四年所出版的「教學目標
與評量」(Objectives for Instruction and Mode of Instruction, GMI),把教學的基本
歷程分為教學目標、學前評估、教學活動、評量等四部分。
三、評量項目及分數比例:
A、學期作業:30%。五項作業中任選一項:1:歌唱 2:樂器 3:舞蹈 4:虛擬樂器 5:非洲鼓(含彩排20分及 正式表演10分)
B、分組作業:25%(即Q @ A 單元,音樂檔每人2個占10分,暨口頭報告2題<2分鐘以上占10分,互動提問2個,占5分 )
C、平時成績:45% (含隨堂指定之作業及團體活動與競賽,如秩序及合唱等)。
四、加減分訂定:
a, 加分:依每節上課優異情形給予加1-3分,口頭嘉獎積點3次加2 分, 口頭警告3次扣2分。
b, 扣分約定有以下情況:
1,未帶課本:扣3分/次,遲到扣2分/次。
2,未交各週次所需求之個別或分組作業,扣該項成績分數之1/2,
但可於一周內補件,逾期,該作業零分計算。
3,未依座位入座:扣2分/次,經常亂坐的加倍扣分。
4,玩手機:扣20分/次。
5,亂丟垃圾:扣5/分,或依校規處理。
6,講穢語:扣10分/次,或依校規處理。
7,課中爭吵推擠吵鬧者:扣16分/次,或依校規處理。
8,教室中使用飲料食物等:扣8分/次。
9,上課時無故睡覺並未改善或態度不佳者:扣8分/次。
10,破壞公物或有影響正常上課之行為等:扣19分/次 或依校規處
理。
11,其他違規事項,或偶發事件得隨堂訂定,並依實際狀況或依校規處理。
五、補考規定: 依學校相關辦法處理,唯補考的學生除需接受個別輔導外,
並於通知後兩週內完成補考,逾期自行負責。
並於通知後兩週內完成補考,逾期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