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元音樂聯結youtube,查:JASONHAI WU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幽君一默

外交爭鋒篇:

中共總理周恩來某次接受美國記者的訪問。

美國記者問:「我們美國人走路昂首闊步,但我在北京所見的中國人,他們走路為何總是低頭看路?」

周恩來回說:「這不奇怪,正在走下坡路的人總是仰著頭的,你看過在爬坡向上走的人仰頭走路的嗎?」
 
文人相輕篇 :

某日,德國大文學家歌德在公園小路狹道上巧遇對他有偏見的批評家。

對方不但不讓路給歌德,還挖苦他說:「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

歌德微笑地回答說:「我恰好相反。」

他一說完,便很有禮貌地退到路邊,讓路給對方。
 
種族歧視篇 :
德國猶太裔大詩人梅涅,在某一宴會上被一旅行家惡意諷刺:「我發現了一個小島,島上居然沒有猶太人與狗!」

梅涅輕鬆地回答: 「很簡單,你和我一起到那個小島就有了。」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週名曲--1812序曲(已在交響情人夢欣賞)

1812序曲



降E大調節日序曲:「1812年」



1812序曲,由Skidmore College Orchestra演奏


作品類型 為管弦樂隊所作的節日序曲


Ouverture solennelle pour Orchestre


作曲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創作時間 1880年


作品編號 Op. 49


樂派 浪漫主義音樂


首演


時間 1882年8月20日(格列高利曆)


1882年8月8日(儒略曆)


地點 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




《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



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着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着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着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



柴科夫斯基在完成《1812序曲》之後,自己並不覺得滿意,在他給他的資助人和朋友梅克夫人的信中說:「這首曲子將會非常嘈雜而且喧嘩,我創作它時並無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他沒有想到這首樂曲後來卻成為他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品。



但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稱讚《1812序曲》「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樂,像平穩的波濤那樣莊嚴有力地在大廳迴盪,它以一種新的東西攫住你,把你高舉於時代之上,它的聲音表達出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極其成功地描繪了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的威力及其雄偉氣魄。」




 概述

《1812序曲》是一部標題音樂作品。它以一段低沉的教堂讚歌為引子,回憶了當年俄國在教堂禮拜時的宣戰,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對這一場景有所描寫。緊接着是莊嚴的讚歌,代表了俄國的勝利。



主旋律部分首先是一段表現部隊行軍的主題,用法國號演奏。法國國歌《馬賽曲》代表戰爭初始法軍的勝利及1812年9月佔領莫斯科。接着的主題是俄羅斯民族舞蹈,慶祝擊退拿破崙的戰役,漸弱的旋律代表1812年10月末法軍從莫斯科撤退,炮擊聲象徵俄軍將敵人逼退至法國邊境。戰爭進入尾聲,樂曲回到引子的讚歌部分,這次是整個管弦樂隊一齊演奏,並加入勝利的響亮鐘聲,示意俄國從法國佔領中被解放。在炮聲與進行曲中,可以聽到俄國國歌《天佑沙皇》,與先前的法國國歌形成對應。



在蘇聯時期,該作品在演奏時有所改編:序曲中的《天佑沙皇》部分被格林卡的歌劇《伊萬·蘇薩寧》中的合唱曲《光榮頌》所代替。



柴科夫斯基在曲中指定的炮擊聲現在通常用大鼓來演奏,有的時候還可以聽到突出的小軍鼓漸弱的聲音。但是在一些場合用了真的大炮,首次真炮的錄音是1950年明尼阿波利斯交響樂團的演奏。後來還有其他利用音響技術的類似錄音。用真的大炮演奏序曲的有:每年7月4日波士頓流行管弦樂團在查爾斯河畔音樂會上的演出;澳大利亞國防軍事學院每年在堪培拉舉行的畢業閱兵典禮上的演奏。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以往曾在每年兩廳院院慶時皆演奏本曲作為固定壓軸,並由國軍支援禮炮。



1960年代中期,伊戈爾·布克托夫(Igor Buketoff)將《1812序曲》改編成合唱曲。開曲引子部分由大提琴與中提琴演奏的讚歌改為人聲演唱,在長笛和英國號演奏中加入童聲合唱,結尾的管樂部分——實際上是整個管弦樂團——混合了大合唱。卡拉揚、奧曼迪等指揮家都錄製過帶合唱的版本。



 演出配器


短笛/長笛(可替換):2


雙簧管:2


單簧管(降B大調):2


英國管/低音管(可替換):2


法國號(F大調):4


短號(降B大調):2


小號(降E大調):2


長號:2


低音長號:1


低音號:1


定音鼓:1


三角鐵:1


小手鼓:1


小軍鼓:1


大鼓:1


鈸:1


鍾:1


弦樂隊


銅管樂隊・大炮・合唱團
(自維基百科)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本週名曲欣賞-貝多芬威靈頓的勝利 Beethoven: Wellington’s Victory

【簡介&分享】貝多芬戰爭交響曲(Op.91



貝多芬「威靈頓的勝利」(又名:維多利亞之役)首演於一八一三年,樂曲是在描述一八一三年六月,英國威靈頓將軍在西班牙維多利亞一役中,重創法軍。



而貝多芬之所以會創作這首曲子,主要是年輕時代的貝多芬視拿破崙為偶像,在法國大革命成功後,拿破崙征服歐陸君王確保革命成果的消息,數度熱淚盈眶,熱情地說:「看吧,現在他們正把自由的希望帶給全人類。」,一八0四年十二月二日,拿破崙加冕稱帝,貝多芬聽到此事之後勃然大怒,原本貝多芬在「英雄交響曲」手稿封面上寫有提獻給「波那帕特」的字樣,他抓起封面一撕兩半扔在地上,第一頁重新改寫。兩年後,這首交響曲出版問世,取名為「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就此,貝多芬對拿破崙的崇拜已經破滅。也因此貝多芬年少的熱情已經被殘酷的現實澆熄。



而這首曲子的編寫也跟節拍器的發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年發明節拍器的音樂技師梅傑爾當時製作了一種自動機器能模擬交響樂。梅傑爾因此委託貝多芬創作一首謳歌威靈頓的樂曲,藉以將機器推銷到英國大賺一筆。貝多芬欣然答應。「威靈頓的勝利」演出大獲成功,貝多芬揚名於歐陸貴族之間。他還趁機舉辦募款音樂會,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提供了貝多芬一間寬廣的皇宮大廳,結果有六千位貴族和議員出席,貝多芬獲得豐厚的款項。一八二一年,拿破崙病逝於聖赫勒拿島,貝多芬聽到消息之後,只淡淡地說了一句:「十七年前,我已經為他寫好了送葬樂曲了。」兩位世紀偉人的交遇,以這種悲傷的模式畫下句點。



就樂曲本身的創作成就而言,無法和「英雄交響曲」相提並論,卻是貝多芬生前票房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事實上,「威靈頓的勝利」並非真正的交響曲,作品裡雖然可以找到貝多芬慣有的交響和聲,卻僅是樂曲結構鬆散的玩笑之作,無法於大師諸多傑作相提並論。這首曲子長度大約只有十五分鐘,分成「戰爭」、「勝利」兩大部分。



作品一開始分別以英國的「不列顛之治」(Rule Brittania)與法國的Malbrouk s'en va-t-en guerre之旋律介紹兩軍的登場,吹響號角後旋即開戰廝殺,毛瑟槍與加農炮上場和著激昂的樂聲,製造震撼的音響效果。樂曲第二部份的勝利慶功場面則由英國國歌「天佑吾皇」的旋律導入,一番歌功頌德之後,盛大地結束十五分鐘的戰事。



因此這首樂曲幾乎可以看成是英國、法國軍樂的較勁,裡面應用了英法軍隊的大鼓、信號喇叭、戰鬥小號等等樂器,還有英國「不列顛規章」進行曲、法國「馬勃羅」進行曲的旋律穿插其間,當然後來是英軍氣勢高漲,大鼓越敲越大聲,法國的大鼓砲聲越來越虛弱,終至微不可聞,「馬勃羅」進行曲轉為送葬曲風,最後英國國歌響徹雲霄,大鳴大放,以燦爛的姿態結束全曲。


事實上,「威靈頓的勝利」並非真正的交響曲,作品裡雖然可以找到貝多芬慣有的交響和聲,卻僅是樂曲結構鬆散的玩笑之作,無法於大師諸多傑作相提並論。然而作品呈現的整體感覺,有如拉斯維加斯金銀島賭場戶外的海盜秀,噱頭十足,極盡譁眾取寵之能事。
(f.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42887)

後記:此曲是個人歷史性珍藏 之一, 大概與各位高一同學年齡相仿, 記得多次在車上聽這曲子, 我的么兒偶而會主動要求我再播有砲聲的音樂,因為此CD錄音不一般, 當時芝加哥交響樂團錄製時是配合戶外大砲同步錄音, 效果十分地震撼。 同學聽此曲時,最好不要使用耳機, 以免聽力受損喔


Q  and A:
Q1. : 威靈頓的勝利是貝多芬哪一年的作品?


Q2. : 節拍器是誰發明的?


Q3. : 曲中包含哪些國家的進行曲?


Q4. : 本曲名另一個稱呼是?


Q5. : 曲中聯想到哪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